第401章 生辰饮毒酒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01章 生辰饮毒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1章 生辰饮毒酒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401章生辰饮毒酒无论是赵普还是赵光义,皆是精于人事之辈。

  对赵光义来说,在知晓自己真的竟登临帝位之后,狂喜仅有瞬息,随后便是铺天盖地的慌乱与不知所措。

  因为无论是后世非议,还是这等离奇之记载,无不表明了一件事,皇兄之崩必为隐秘。

  对于此他当然也有种种猜想,而弑杀是种种猜想当中他最不愿意所面对的。

  身处宫廷,内有皇兄相伴,外有禁军环绕,谁杀谁?

  如芒在背的赵光义苦笑一声,尽力平复了一下心情道:

  “弟奉侍兄长三十岁以来,性情如何兄当深知,何至于成此猪狗不如之人?”

  “兄长若欲除患,尽可现在动手,弟绝不反也!”

  赵普仰着头面无表情,但耳朵已经尽最大力支起,力求将殿内每一个字都不错漏。

  此时听闻赵光义所说,心中便也当即摇了摇头,好一招以退为进!

  为君者最忌不教而诛,且晋王又申兄弟骨肉之情。

  如此一来官家必踌躇,晋王暂安也。

  果然,那边不知何时已经轻手轻脚站起来的赵匡胤掂量了一下手中的新玉斧,但最终还是摇摇头重新坐下。

  前方的赵光义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然还是一副大义凛然引颈就戮的样子。

  但此时自也没人敢提醒他,一旁的内侍早已噤若寒蝉,只敢埋头抄写根本不敢多说一句话。

  虽如此,赵匡胤也还是在心中警醒了一下,这后世数次所言的宗教,或亦需设司监管,不可放任自流使得什么事情都敢掺上一手。

  但……若非是文莹和尚扯出来个大仙儿,恐怕有关自己之死后世也不会如此感兴趣,某种意义上反倒是帮了自己一把?赵匡胤顿时十分矛盾。

  再者……根据后世所言之推算,自己仅余寿两年?

  这个消息也让赵匡胤有点喘不过气来……

  两年呵,他所欲成之事,两年必不足也!

  故而此时赵匡胤面对着光幕的心情同样迫切,因为他很想知晓自己究竟是如何死的?可有避险之法?

  ……

  汉长安将军府中,光幕相当清楚的“弑杀”让现场完全安静不下来。

  子杀父,臣杀君,以下残上者,称弑也。

  更别提如今看起来,这宋太祖赵二是天子的臣子兼弟弟,真敢真能这般行事?

  刘备孔明等人皆面色各异陷入深思,或欲综当前所知还原这宋朝样貌,或思虑这帝君改史有何办法避之。

  一时间这厅内反而显得安静了起来,这让张飞感觉异常不习惯,左右拧了拧脖子眼见马超也是百无聊赖的样子,干脆便选择与就近的马超闲谈:

  “孟起,你说这唐往后得太宗庙号者,是不是非得杀点什么?”

  马超脑袋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

  张飞兴致勃勃道:

  “你看这唐之太宗杀兄弟,宋之太宗也杀兄弟,这往后的元明清怕不是避不开咯。”

  这算是哪门子道理?马超嘲笑:

  “三将军之言颇为无稽,若是后世所言真有此事……”

  话还没说完,张飞便已闪电一般贴近劈头盖脸问道:

  “那便请东出潼关时,孟起尊我为主先锋如何?”

  马超猝不及防,几乎是下意识怒道:

  “如此便是,俺难道还怕你不成?”

  等到眼见张飞笑眯眯坐了回去,马超才一拍大腿:

  坏了,忘了说若是所言不中该要如何,竟中这黑厮计也!

  不过旋即马超也觉得自己是多虑了:

  后世吃饱了撑的,还将这历代太宗都说一遍?

  【首先可以明确一句废话,赵匡胤真的死于976年十月,并且是非自然死亡。

  根据正史记载,976年这一年赵大的行程相当密集,不是去点校禁军就是去巡查院坊,或是召见使者或是亲臣。

  甚至三月赵大还优哉游哉跑去洛阳玩儿了整整一個月,一点没有一个晚期病人的征兆。

  直至九月正史还记载,赵大先是视察了绫锦院这个国营纺织印染厂,然后跑去城南池亭看风景,随后还去礼贤宅兜了一圈。

  这个礼贤宅算是赵大很有意思的一个手笔,他一开始在汴京当中批了一块地皮,兴建了好几座精装宅邸打算卖给战败臣服于他的对手。

  前面提过的南越国主钱塘王钱俶为了获得在这里的居住权,不仅帮赵大灭了南唐,还奉送了二十余船的金银珠宝,可以说是宋代最为成功的一笔房地产生意。

  可惜赵大死的太早,这批礼贤宅也就从赵俶身上猛赚了一笔,不然说不定这礼贤宅能成为宋朝版本的功德林。

  这话说远了,总之九月份的赵大依然活蹦乱跳,甚至直到十月六号,死前半月正史还记载:

  “幸西教场,观飞山军士发机石”

  虽然也有人猜测赵大是喝酒喝死的,但根据出土来看,蒸馏酒这种高度白酒直至南宋才出现,北宋初期依然还是低度酒,很难醉死。

  赵大自己也说过“沉湎于酒,何以为人”自省,饮酒致死的可能性相当低。

  而关于赵大的死因猜测,明清时候就有过推论:或死于赵二的毒酒。

  毕竟北宋初年死的不明不白的人实在太多,后蜀国主孟昶七日而卒、吴越国主钱俶流星堕而暴崩,明朝文学家在《因树屋书影》中记这两人皆暴毙于自己生辰,死因多半为“帝忌未消,借生辰赐酒阴死”。

  不过孟昶死的相当早,而且后蜀是赵匡胤提兵所灭,跟赵光义八竿子打不着,但如果孟昶真的死于自己生辰,那也只能叹一句赵宋家学渊源。

  钱俶暴毙的同年,被幽禁汴京的李煜也在生辰时暴亡,享年四十二岁,北宋末年清正文臣王铚所作的《默记》当中毫不客气的称,李煜死于赵炅在赐酒当中下的牵机药。

  大概也是因为这三个不明不白死于自己生辰的倒霉鬼,李焘在作《长编》时态度也很是游移,并没有直接将烛影斧声驳斥为谬闻,而是订正之后加了个“更俟考详”的注解。

  没办法,不是李焘不相信您宋太宗,实在是赵二你嫌疑大的有点过分。

  不过欲考据这件事真相怎样,还有个角度就是看赵大死的时候,赵二身边人在干什么。】

  赵匡胤眼睁睁看着后世在努力抽丝剥茧还原他的死因,一时间感觉倒也是非常奇妙。

  不过在听闻牵涉到毒酒之时,沉吟了一下便干脆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